新闻资讯
《武汉市水运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来源:admin时间:2023-02-14阅读量:1826
《武汉市水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十四五”时期全市水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现就《规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背景
水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是综合交通运输的重要环节。“十四五”期,全市将着力推动社会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全市水运既要加快资源聚集、功能培育,也要更好发挥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与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深化要素整合,加快同城化发展。《规划》是全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的专项规划,旨在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明确行业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指导全市水运高质量发展,谱写水运发展新篇章。
二、《规划》主要内容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国家、省、市连续出台了关于支持水运发展的利好政策,武汉水运建设力度和发展速度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水运发展方向更加清晰、通航条件显著改善、港口资源整合成效显著、船舶标准化专业化大型化发展趋势显现,多式联运和对外航线日益丰富、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行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发展形势
《规划》在研判国家、省、市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支撑国家发展格局、发挥先行引导作用、提供更好服务质量和品质以及绿色、创新、智慧发展等方面对水运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三)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交通强国战略和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战略实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牢牢把握“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发展定位,加快建设畅通、高效、绿色、智慧、平安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有力支撑中部崛起战略任务。
基本原则。提升能力,补齐短板;优化布局,提质增效;生态优先,智慧高效。
发展目标。到2025年,重点打造武汉港中部地区枢纽港,形成要素聚集、功能完善、衔接融合的五大支撑体系,强化水运对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服务保障能力;突显水运在武汉市发挥“一主引领”区位发展布局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构建武汉市畅通、高效、平安、绿色、智慧、文明的水运环境。
(四)主要任务
一是打造武汉中部地区枢纽港。深化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部地区枢纽港的意见,以提升武汉航运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重点,结合相关产业新布点和系统完善要求,深化门户枢纽功能,发展干支衔接,顺畅高效航道网,合理规划港口布局,提升航运金融、航运交易、信息服务、海事仲裁等现代服务品质,将武汉港打造为立足武汉、支撑全省、辐射长江流域及中部地区的枢纽港。
二是构建干支衔接、畅通高效的航道体系。建设以武汉为中心,长江、汉江为主干,干支衔接、水系贯通,水路运输顺畅、高效便捷、运能充分的高效型、生态型航道体系,为水运在武汉综合交通运输网中充分发挥作用奠定基础。
三是发展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港口体系。以“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夯实基础、提升服务”为重点,突破性发展“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沿江捎货”“港城一体”运输枢纽功能,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迈进,打造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建设一流的内河港口。
四是构建便捷快速、运转顺畅的运输组织体系。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发挥武汉市水运优势,加快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运输的“公转铁”“公转水”,提升集装箱铁水联运和水水中转比例。同时,引导现代水运服务提升,加快水运服务与互联网、大数据、新文化的融合,突出水运在综合立体交通中的作用。
五是构建生态绿色、平安健康的应急保障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绿色生态发展观,将安全、生态、绿色、低碳的理念融入到保障体系的建设中,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成果,牢固树立水运安全意识,构建平安绿色航道、港口、运输的水运发展环境。
六是构建智慧创新、和谐共享的水运服务体系。提升智能水平,实施智慧共享的水运工程,打造具有特色的高品质水上旅游,加强水运文化建设,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水运软实力,提升水运发展的竞争力、凝聚力和社会创造力。
(五)保障措施
强化党的领导;强化组织协调;强化政策引导;强化人才培养。
来源 |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