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武汉新城建设:打造武鄂黄黄城市中心、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主引擎来源:admin时间:2023-01-16阅读量:2650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高标准启动武汉新城建设,打造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主引擎。”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日前印发的《武鄂黄黄规划建设纲要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武汉新城总体定位为武鄂黄黄城市中心”。

连日来,与会代表委员在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武汉新城,“具有一子落定,满盘皆活的系统效应”。


向东发展,光谷变“大”了

武鄂黄黄是武汉都市圈的核心。武汉新城是武鄂黄黄城市中心,是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主引擎。

市人大代表、武汉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樊志宏认为,要准确把握以武汉新城为主引擎的武汉都市圈在国家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价值,可以从三个“轴向”角度来认识:

一是从全国主体功能区的发展轴向来看,武汉都市圈正处于长江横轴和京哈京广纵轴的中间交汇点上,其中长江轴经济总量又占全国近“半壁江山”。因此,武汉都市圈沿着长江轴向东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二是从信息时代的国内“轴辐式”航空物流供应链发展轴向来看,鄂州花湖机场具备成为辐射全国及东亚、链接全球最佳“枢纽轴”的有利条件,可以最小的物流成本实现信息高技术及高附加值货物“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能够有力支撑武汉都市圈打造国家制造业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三是从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的产业创新轴向来看,武汉特别是光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是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内生源头。武汉都市圈特别是武汉新城的建设解决了光谷未来发展的空间瓶颈制约,必然会激发创新源头在本地育成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

“规划建设武汉新城,符合全省以及武汉都市圈发展需要,能够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对于武汉新城的未来发展,省政协常委、省统计局原副局长叶青表示,“十分值得期待。”

叶青认为,武汉新城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有两点。一是武汉离花湖机场的距离更近了。未来花湖机场对武汉都市圈发展带来的拉动作用无疑会更加突出。二是光谷变“大”了。“武汉新城的规划符合武汉向东发展的趋势,更与武汉都市圈产业特色相匹配,光谷的溢出效应得到充分释放,未来更多的企业有机会参与到武汉的创新链和产业链上来。”

叶青介绍,根据《大纲》,武汉新城的总面积为719平方公里。而目前,光谷的面积为518平方公里。“武汉新城让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变得更大了。作为武汉都市圈最活跃的区域,武汉新城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强,会带动整个武汉都市圈快步前进。”叶青说。

省政府咨询委员、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说,武汉新城在“武鄂黄黄”核心区、武汉都市圈乃至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都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以光谷—葛店为依托加快建设武汉新城,不仅地理相邻,而且产业相依。之所以要建设武汉新城,就是要发挥武汉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武汉”的品牌效应

武汉新城的规划定位和

产业发展布局高度同频

《大纲》指出,武汉新城将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打造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打造全国科创金融中心,打造国际交往中心,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样板,即“两高地、两中心、一样板”。

市政协委员、武汉市规划编审中心副主任洪旗说,武汉新城未来建设释放了三个信号:一是强化实体经济发展。突出高端产业、高效服务业,强调成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转型。光谷科创优势明显,创新要素集聚,完全有条件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成为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带动葛店等地区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形成新兴产业集群基础,打造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同时围绕创新产业形成高端服务产业体系,打造全国科创金融中心。三是以国际标准引领发展。武汉新城有既要成为内循环节点,又要与国际接轨,抢占外循环高地。

对标“两高地、两中心、一样板”目标,市政协委员、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春洋认为武汉新城要加快实现五大功能,即科技创新功能、高端制造功能、数字经济功能、国际交往功能、文旅消费功能

“《大纲》明确以武汉新城为中心构建轨道交通、快速道路系统,这为推动技术要素在武汉都市圈聚集和自由流动、提升产业协作水平提供了契机。”市人大代表、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北光谷实验室主任助理韩道说,武汉新城的发展,关键就在于跨区布局产业集群和技术要素资源

“武汉新城的规划定位和光电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布局高度同频。”韩道说,2022年,武汉市光电子信息集群上榜“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榜单,武汉新城的启动建设,将有助于未来光电信息产业再上新台阶。他建议,在武汉新城这张白纸上,要加大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等创新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建设具备行业中立性的研发和中试平台等,真正让科教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

市政协委员、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民革市委常委胡晓玲认为,武汉新城要发挥光谷的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切实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成产业发展优势,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市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黄经南说:“光谷与鄂州已经形成了较为密切的产业、民生关联度,从空间位置格局等方面来看,仍然有距离。武汉新城既是连接武汉与鄂州的关键节点,也是整个武鄂黄黄的枢纽。”

他补充道,从都市圈角度来看,武汉新城是武汉都市圈最核心的地区,既是地理中心,也是连通传统武汉地区与其他城市地区衔接的必经通道和节点,武汉新城将引领整个都市圈及周边县市发展。

“武汉市将以武汉新城建设为抓手,重点谋划推进综合交通畅达、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创新示范、现代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提质、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建设,力争取得好成绩。”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到全世界去汇聚科创资源,

建武汉新城资源池

《大纲》提出,规划多中心组团式城镇用地布局,沿江环湖构建武汉新城组团、武昌组团、汉口组团、汉阳组团、汤逊湖组团、鄂州主城组团、黄冈主城组团、黄石—大冶组团(含黄石新港)八大城市组团。

“这是适应武汉都市圈自然禀赋和发展现状的正确选择。”对于“城市组团”的概念,黄经南认为,城市组团可以在原来城市建成区的基础上自成体系,做到大范围的分散和小范围的集中,通过优化基础设施在区域内的配置,实现较少的资源浪费,也将有效防止大城市病的产生

洪旗介绍,八大城市组团的划定,在空间布局上界定了未来的武鄂黄黄将按照组团式格局发展,形成东西轴向、多中心的城市区域。

洪旗解释,“以武汉市为例,之前的发展是沿着城市环线向外拓展,此次将武汉以组团式格局发展,可有效疏解武汉城市功能、中心城区过密人口。”

“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武汉新城,具有一子落定满盘皆活的系统效应。”洪旗分析,从区位上看,武汉新城位于八大组团中心位置,将光谷及已在承接东湖高新产业溢出的近汉区域融合在一起,临近武汉又衔接鄂黄黄,起到“承西启东”的战略衔接作用,必然将发展成为武鄂黄黄都市圈核心区的新中心。

市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蔡新元认为,打造武汉新城其实是在资源池和资源的需求地之间搭一个跳板,把武汉的资源向外辐射,带动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的发展。

在蔡新元看来,武汉新城在疏解武汉中心城区过密人口的基础上,真正目的是将武汉的科教资源、产业资源向鄂州、黄石、黄冈进行疏解,进而拉动周边的发展。通过“一疏一拉”,形成一个城市片,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成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

“建资源池是武汉新城发展的重点方向。”蔡新元建议,要在深刻理解武汉都市圈的产业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前提下,立足武汉,辐射全球去汇聚资源,加大软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比如引进大学、全球的科创资源等。建资源池的同时,要避免“零和博弈”,一定要去做增量,从外部拉入更多的资源。既然高标准提出了建设目标,就要有与之配套的视野和政策。

源 | 长江日报

分享: